当前位置:首页 > 藏友秘笈 > 瓷说:话说青花

瓷说:话说青花

2021-01-20

瓷器,发源于中国,是中国古代工艺与文明的象征。这项蕴含着复杂而精微技艺的工艺品,曾为中国人所独有。元朝时,马可·波罗将瓷器带至欧洲,掀起欧洲人对瓷器的狂热。此后,青花瓷的古典美更是跨越国界,在全世界刮起了中国风。
一、青花瓷的起源 据史料记载:早在唐代末期,河南的巩县窑就开始烧造青花瓷,我们把它叫做唐青花。 唐青花经过初创之后,由于制作工艺不成熟,导致其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,而是走向了衰败。历史上的宋青花,至今为止,更是只在浙江的两座宋代塔基中被发现过。 唐宋时期的青花瓷产量极低,加上年代久远,存世十分稀少,所以一般很难遇到,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。

唐青花
二、元青花 行至元代,随着制瓷业的发展,青花瓷的烧造技术逐渐成熟。元青花的窑址在江西景德镇,“瓷石+高岭土”的配方,使得瓷胎变得更加厚重,造型更加饱满。 元青花用的青料非常讲究,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。进口料多用于大、中、小型的青花瓷器上,色呈深蓝,较艳丽;国产料仅用于中小型器物上,色呈灰蓝,较浅淡。此外,元青花最显著的特征在于纹饰,一般整个瓷器都会用青料绘满花纹和图案,构图非常饱满。

元青花
元青花一直是藏友们津津乐道的话题,曾经天价拍出的鬼谷子下山图罐,更是在收藏界引起了广泛关注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现在古玩市场和地摊上很多“元青花”都是现代仿品,藏友们在捡漏时一定要小心谨慎。

元青花(鬼谷子下山图罐)

三、明青花 到了明代,青花瓷逐渐走向鼎盛。明代永乐和正德时期,青花瓷器开始呈现出较高的工艺水平。郑和下西洋从伊拉克地区带回的“苏麻离青”料,用在青花瓷上后,使得青花呈色浓重青翠,色性安定,在适当的火候烧造下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。同时也有部分国产青料用在青花瓷上,但即便是国产料,发色也相当好。


明中期,成化和弘治中期以前使用平等青,发色淡雅;弘治晚期与正德时期则发色灰蓝;但此期间也有个别器物发色浓艳,有铁锈斑。其中最显著的变化依旧在纹饰上,首先纹饰布局饱满变得舒朗起来,其次纹饰内容开始出现十字宝杵、阿拉伯文等伊斯兰教内容及梵文图案等。 明晚期,青花瓷整体来说质量有所提高。此期间最具特色的是使用回青料,呈色稳定、纯正,蓝中泛紫。在纹饰上,除了传统的纹饰,道教色彩的纹饰大量增加,如云鹤、八仙、八卦、道家八宝等。 到了明末时期,青花瓷纹饰仍以传统纹饰为主,道教内容的纹饰较万历时有所减少。此期的纹饰较疏朗,生活气息较重,胎体厚重、胎质粗松、器形不规整、器底粘砂、塌底、跳刀痕等已成时代特征。

明青花
四、清青花 清代初期,是青花瓷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,为后来康熙时期的巅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 顺治时期,青花瓷器型较少,主要有炉、觚、瓶、大小盘、碗、罐等。胎体总的来说较粗糙,大器胎体厚重,小器胎体则较轻薄。青花料应是浙料和石子青两种并用,发色有的青翠、有的青蓝。

清青花
康熙时期,青花瓷器物类型丰富,工艺水平高超。此期间使用浙料和珠明料,青花发色前期较灰暗,中期以后青幽翠蓝、明快亮丽。画法早期以单线平涂为主,气势粗犷;中期以后则勾勒、渲染、皴法等并用,绘画精细,并以青花色阶而备受推崇。

雍正、乾隆时期,青花瓷多仿明永乐、宣德的苏麻离青,但无奈没有进口料,只能以笔端点染铁锈斑痕,其次则是仿成化的淡描青花。雍正时期工艺精细,修胎讲究,民窑器则粗糙、有旋胎痕。乾隆时期除了继承前朝的品种外,还有创新的品种,纹饰内容也较雍正时多样,总体以寓意吉祥的图案为主。 光绪时期,青花瓷仿康熙器水平较高,但胎体较轻,白釉较薄而发涩,修胎也不够精细,纹饰较前朝的区别也不大。这里值得一提的是,慈禧太后掌权时,所有瓷器上的龙凤纹图案,都是凤在上而龙在下。

清青花
行至现代,青花瓷的工艺仍在被良好地传承着,并且还在不断创新。现在的青花瓷也早已从宫廷走进人们的生活,成为大众收藏玩赏的文玩装饰和生活器具。

    • 八方玩家·古今雅赏·藏友交流·弘扬传统·以真为珍·寻珍伏藏·以物为义



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菜鸟学校不入坑的王道!



会员 人才招募  达人推广 竞拍申请  绝当惠友 修复培训 文案制作   览册制作  视频制作    
藏品云储
专场拍卖
法律公


    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1529014938 秋菊838634045 夏荷1436885784 冬梅 1156548309


本编才疏学浅,信息资料不足,考证介绍错漏之处敬请谅解;望藏友大胆指正补充,好文征集,欢迎投稿!在此不胜感激

静心养怡,广纳福祉!拒绝任何人发表与中国法律相抵触的任何言论和政治内容—古懂会Sichuan Antique Art Network

 ☎TEL:18980028886 微博:gwys88  微信:pqliuti 公众号:guwan8  

CopyRight © 古懂会